民之声网首页 时政社会乡村振兴更多

- 社会 -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社会

2023,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?高温天气将日趋频繁?

来源:民生周刊   发布时间:2023-06-19 13:59:09

 

北方多地气温超40℃“蒸煮模式”提前

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6月15日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,这一预报较常年平均首发日期提早13天。

“今天北京、天津等地的高温确实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记录,并且此轮高温持续时间较长,强度较大。”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,这一次高温主要受北方大陆暖高压脊的东移到我国的影响,受高压暖脊的下沉气流影响,华北、黄淮、内蒙古西部等地日照强烈,干燥少雨,气温攀升。

预计,端午前后,华北、黄淮仍有高温天气出现。

 

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

此前,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是2016年,而本月的气温记录显示,2023年的气温可能接近2016年。

欧盟地球观测计划——哥白尼计划的数据显示,气温峰值出现在6月9日,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为16.7℃,仅比2016年8月13日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低0.1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仍在使全球升温,但没有证据表明今年这一进程加速了。

除气候变化导致目前1.3℃的升温外,特定的变暖条件叠加,使得温度纪录屡创新高。几个月来,科学家一直警告说,由于世界各地一系列的海洋热浪,海面温度一直处于历史新高。6月11日,北大西洋的温度达到最高点——22.7℃,比2010年6月的最高纪录还要高0.5℃。

导致海洋升温的厄尔尼诺刚来,年底才达峰值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导致海洋如此热?

有专家认为,大气动力学变化导致信风减弱是最有可能的原因。在北大西洋,风力减弱可能减少了从撒哈拉吹来的灰尘数量,而这些灰尘通常能够帮助海洋降温。

“海洋温度和空气温度在一年中的这个时间段飙升令人惊讶。迄今观察到的情况表明,2023年可能是最热的5年之一。”哥白尼计划成员说,“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‘温暖’的海洋,而且空气温度也即将打破纪录。我们正处于未知领域。”

同样是厄尔尼诺加上气候变化,但今年与2016年的高温表现却截然不同。2016年,气温峰值集中出现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;2023年,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高温天气。

近几个月来,人们越来越担心南极海冰减少,因为今年2月,南极海冰面积仅为179万平方公里,创下历史上海冰面积最小纪录。尽管随着冬季来临,海冰正在缓慢增加,但是面积仍远低于平均水平,增长速度也比以往慢得多。

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 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日趋频繁

“近几年,因为全球变暖,大气环流变化导致所致天气的起伏变化现象确有所增加,这一天气大起大落的新常态确实值得关注。”胡啸表示。

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,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日趋频繁,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1901-2021年亚洲逐年气温距平图显示,2000年以后,亚洲地区气温逐年变高,而且偏高的程度在2010年以后更加明显。同时,厄尔尼诺已经形成,也进一步推动全球变暖进程,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。5月17日,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,受温室气体积聚和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,全球气温未来五年可能会达到创纪录水平。

中央气象台提醒,高温天气持续一定要警惕热射病,热射病指的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体内热量过度积蓄,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,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。通常表现为高热、体温达到40℃以上、皮肤干热无汗、神志障碍、脏器衰竭等。

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未经本网允许不得擅自转载,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)

 

 

 

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招聘英才 广告服务